国画构图方法详解

  一、国画构图特点

  1.国画不以固定视点、位置写形,不管画中有多少形象,只是当作一个有好多肢体的整体来看待。所以画中的形体和整体的置陈,永远被看作一件事,只要在布势上把握了距离变化和疏密的穿插,便可以不受篇幅大小和纵横等限制,以此为中心而予以适当的安排。

  2.以空白来调合笔墨色彩,亦是国画构图的特色。

  

  二、构图要点

  1.宾主:有主题和陪衬物,画面才有主从、重心。

  2.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过实则一目了然,过虚则轻飘无依。

  3.疏密:疏散聚集,布置得好,则画面自有、紧、聚、散,产生律动感。

  4.布白:虽不著笔墨,但能让人的性灵和思维尽情奔驰,而获得无穷的妙悟,用之不当则缺乏内容,画面会显得单薄。

  5.款题:国画的特有格局,若款题好,不但人意兴,且能增加画面的美感与深度。

  6.均衡:以中心线为准,两边的物体形式虽不同,但分量的感觉应相同。

  7.简洁:对事物本质的纯化,表现特质即可。

  8.对比:两物相连,强调彼此间的差异,使在互相加强中,各尽其美。

  9.和谐:笔墨的使用,虚实的配置,以点、线、墨色、布白来支配整个画面,使其达到统一和谐的境界。

  

  三、国画常用的构图

  1、“之”字型

  花鸟画常用的一种构图方式。

  画面往往可以用“之”字型的气脉把各个分散的部份贯穿起来。这样使构图既不偏重于一边,又不会造成两边分过于呆板对称,从而既能灵动变化,又能保持均衡统一。

  这一方式不仅在立轴中常用,在横幅和斗方中也可以运用,也就是说“之”字可横亦可竖。

  

  孙其峰 《鸣春图》

  2、三线体

  构图以主线、辅线、破线三条线作为主要构成的手法。

  例如,树干主干的走向是构图的主线,另有衬托的枝干随主干走向辅排,起著陪衬辅助作用,即辅线。然后另出旁枝从主线破出,使构图多样变化,这根线就叫破线。

  主线主导著画中气脉走向,而辅线则增加层次,破线用于对主线进行反衬,更加明确画面的主、次关系。

  3、对角位

  山水画中,对角位构成式式运用得较多,常见的如实角对实角,空角对空角,造成均衡的错位。实际上是均衡的一种变化,即打破了平均的呆板处理。把一边上移,另一边下沉。

  

  吴昌硕 《硕桃图》

  4、三角型

  在几何图形中,三角型是最稳定的一种图形,适宜表现静、稳的感觉。所以一旦画面所表现的物象的外轮廓呈现三角形时,整个上就会显得集中、整体、肃穆。

  

  朱耷 《菊石图》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国画写意虎的画法

下一篇:国画构图秘诀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