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猴技法(4)

创作方法
  
  速写为本。向大自然学民的“师造化”三个字,是古人作画基本经验的结晶。苦禅老人认为“速写是向大自然求画稿的最好方法。画动物人物尤其要多画速写”。他说:“画速写是锻炼心、眼、手一致,稳准狠地抓住生动形象的最好方法。”他还指出“不会画速写就容易照人家的成画和画谱去造型,怎么变也生动不起来,很难创造自家形象。”他叮嘱我“练了速写还要练默写,能追忆下生动形象,落到你的纸上,才算是你的造型。”所以我的速写本至今不丢,四十多年的速写其中画猴的尤为丰富(右图为作者用粗炭条速写猴子,有些“笔墨”韵味)。“速写”其实有“速”也有“慢”。“速”是指在极短的时间内用三四根线条抓住猴子的主要动态结构。有时刚画下这几条线它就改动态了,可以凭方才的记忆略予增补,把速写之前慢慢观察理解的解剖结构的“零件”适当补上,一只较完整的猴就“捉到了”。有的速写刚抓住两三条线,猴就跑远了,凭追忆增补也困难,就索性留住这“不完整”的猴,因为这两三条线是客观的生动的,绝非闭门造车的痕迹,对写意造型具有可贵的参考价值。多速写多观察,速慢结合,让猴在心里活起来,就可以开始画“记忆速写”。至于对它的结构有不明之处,则可以参照人体结构,因为它的形象太像人了。总之,有了画猴的速写基础,就基本解决了写意画猴的造型问题。
  
  (二)速写向笔墨习作的过渡练习。速写猴子用的主要工具是简便的铅笔、钢笔、炭条和一般的机制纸,它的艺术表现力度和深度当然不如毛笔、水墨和生宣纸。因此要通过“技巧转换”,把速写猴更丰满地移驻在宣纸上,这是向“写意猴”的创作目标过渡的练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生宣纸上笔笔留迹的特性,应当和猴子的相关结构结合起来,“笔迹即结构”,才有笔趣和形体感。同时,生宣纸上水墨洇化的干湿变化效果应和猴子各结构部位的特征结合起来“水分即质感”,才有墨韵和生命感。如此笔笔下来皆有客观根据,诚如唐孙过庭所说“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依各结构部位的客观形象,用疾、徐、缓、急、浓、淡、干、湿的笔墨呈现出实在而生动的猴子,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4)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画猴技法(3)

下一篇:画猴技法(1)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