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从写生到创作----花鸟画教程

   第一节 写生在花鸟画创作中的意义

   中国民族绘画传统对不同的描绘对象有不同的要求:人____写神,山水____写意,花鸟___写生。对花鸟画写生的概念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其一是对花(鸟)写照,-面对实物直接描绘;其二是指写花(鸟)之生意,生机,是指创作方法相创作精神。这第二条应贯穿在作画的始终。

   翻开中国花鸟画史,不乏师造化的高手。唐宋时期,花鸟画家高超的写实能力达到"和者毕肖"的程度。写生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宋代宋伯仁撰的《海花喜神谱》序中说:"余于花放之时,不厌细徘徊于竹笼苑屋边•谛玩梅花之低昂,俯仰。分合卷舒,图写花之状貌。得二百余品…。"可见古人是如何观察写生的。赵昌"每于朝露下时绕栏槛看诸花,即调色彩描写,自号写生赵昌"。易元吉疏凿池沼,种花;种竹,种苇,养水禽,伺其动静游息之态,以资画笔之趣,进行穴窗写生。曾云巢画草虫"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又恐其神不完也,复就草地之间观之,于是始得其天。方其下笔之际,不知我为草虫,草虫之为我耶"。这已进入了写生的高层次,不但状物,而且传坤,达意,抒情。郑板桥画竹"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和五代的李夫人一样,同样是属于对影写生。以上事例是举不胜举的,可见古人对写生是多么重视,写生方法又是多么灵活多样。

   花鸟画写生比起固定视点,光源和位置的西画写生方法显得灵活,内涵也丰富,它源于

   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基本理论;来自中国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观察方法;来自"形神兼备","不似之似的神似",。似与不似之间","妙得生意又不失真"的造型观念;来自"对花写照将人意","神遇而迹化","写大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以及"缘物寄情","物我两化"的创作方法。我们在学习和研究花鸟画写生时,永远也不能忘记这些中国画的基本特点。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重视生活,注重写生已成为花鸟画创作的时代特点之一,而且有越来越被重视的倾向。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更愿意看具有现代人情感的作品。从文艺作品中窥探现代人心灵深处的幽情壮采,已成为当代社会强烈的需要,这现代情感从临摹古人的作品中无论如何是得不到的,这就需要到生活中去用新思想,新观念分忻,研究,体察和发现自然界中的生活情趣,并心记,手摩,以创造出新的意境。

   第二节 写生方法

   一,手写心记

   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基本率论,决定了中国画写生方法是手写和心记相结合,二者互相补充。

   心记是中国画写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说没有心记,就不可能有活泼生动的中国花鸟画。鸟飞鸣食宿的不同动态,花迎风带露的不同情态,单靠对写是解决不了的,只能靠心记"特别是写意花鸟画,笔一落纸,形象,结构,动态全要靠形象记忆来完成,没有清晰的记忆便不能一气呵成。表现程式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也要靠记忆,气氛和情调更是要靠感觉记亿。记忆对中国画创作有着特殊的价值,记忆中的形象概括,精练,特别能突出对象的精神特质,不会为对象的繁缛细节所局限。

   但现实生活十分复杂,记忆也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漠,因此还必须借助手写。写生可以较长时间地保留记忆相引发想象。有些生动的写生是只有在当时当地才能画出来的,•这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与画家的感受和情绪构成了某种审美契机,触发了情思约有感而发。这是彼时彼地难以获得的;这是当时情感的物质显现,是十分宝贵的。如果当时不用笔记下来•可能如兔起鹘落,稍纵即逝(图4飞7,4@68)。

   形象,线条,构图,色彩,乃至意境,都需要在写生中反复提炼,概括。只有目到,手到,持之以恒,不断在生活里练手,练眼,练心,创作时才能达到闭目如在眼前,下笔如在腕底的自由境地。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写意紫藤画法

下一篇:写意动物牛的画法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