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鸣禽的画法

  1.黄眉雀

  较工细的鸟,初学绘画应先打草稿,定稿后后浓墨勾出,然后用画纸(绢)覆上勾出各部轮廓,这称为“过稿”。↓↓↓

图文教程:常见鸣禽的画法  

  2.白脸山雀

  本图采用工写结合(又称半工半写)的方法,颇有轻松而细致的效果。鸟的头、胸、背用笔丝厾,翅尾用勾线墨染,再略丝翅羽,最后在鸟背背薄石青色即可。↓↓↓

图文教程:常见鸣禽的画法

  3.家燕

  家燕是常见的候鸟,嘴扁足无力,体形瘦长,但飞翔快速,很少栖树上,多停于电线、竹竿和屋墙等处。这些生态习惯是画鸟时应注意的。

  本图是小写意画法,用淡墨阔笔丝毛,干后覆染中墨。胸肚白处可在暗部略衬淡赭色,再上白粉。↓↓↓

图文教程:常见鸣禽的画法

  4.太平鸟

  太平鸟的羽毛非常光润,所以画时在鸟体边缘不宜有毛茸缺刻,以表现出它应有的毛质感。

  本图全用毛笔完成,这种方法中国画称之为没骨法。用赭石调入淡墨、花青,再加入适量的薄胶水,在用笔时须注意深淡,避免全平。色中调为了不留明显笔痕,使鸟体通身光润。头部用纯赭石画即可。↓↓↓

图文教程:常见鸣禽的画法

  5.朱顶雀

  羽毛上花纹较多的鸟,可用勾点结合的画法来表现。在画好轮廓后先用墨按深淡的要求点出背上羽纹,留出空白,再用淡墨统罩;肋处花纹也须层层覆加才见厚重,最后薄薄施色即可。↓↓↓

图文教程:常见鸣禽的画法

  6.翠鸟

  用重色画鸟须先以重墨作底,以墨托色则重色更见华滋沉着。中国画重视以墨为骨、以墨为主,设色为辅。画重色的鸟,墨底更须浓重饱满,所以历来有“墨韵既足,再施青绿”之说。在墨色画好全干后后再上青绿色,上色应有厚薄;背上如用石绿丝毛山里不必太细密,否则效果不好。胸肚中用赭石直接画出即可。↓↓↓

图文教程:常见鸣禽的画法

  7.白闸鸰

  按生态特征来说,鹡基的后趾长到几乎与前距相等,是不能抓在细枝上的,只能站在地上或石上。但是,作为艺术处理可以作一定程度的夸张。在画理与物理相矛盾时,可依画理需要作必要的处理。当然,这有一定的限度,不能完全有悖生态而闹出笑话。↓↓↓

图文教程:常见鸣禽的画法

  8.松鸦

  松鸦鸟体大而肥硕,行动较为缓慢,俗称山和尚。这种鸟羽毛光润,画法与太平鸟相似。↓↓↓

图文教程:常见鸣禽的画法

  9.金雀

  金雀是常见的笼鸟,形体大小似麻雀。背呈橄榄绿色且有黑灰花纹。翅尾间有黑羽,画胸肚的黄色中可略加花青和淡墨,使黄中偏绿。↓↓↓

图文教程:常见鸣禽的画法

  10.白寿带

  画白色的鸟,除用白粉画以外,也可用勾线勾勒表现,勾线时应虚实并用,使线婉转自如,然后略衬淡赭即可。↓↓↓

图文教程:常见鸣禽的画法

  11.黑喉石鵶

  花鸟画中的花与鸟的比例是相反的,一般说花大则鸟应小。花大鸟大画就觉粗俗,同时没有大小对比画面也会显得平乏,在构图配景时应注意。↓↓↓

图文教程:常见鸣禽的画法

  12.白头翁

  白头翁也是常见的笼鸟,善鸣叫,食性杂,较易饲养,但它属于U科鸟而不是啄科。本图鸟背羽毛用破笔中墨丝出,最后再用色统罩。↓↓↓

图文教程:常见鸣禽的画法

  13.棕头鸦雀

  棕头鸦雀俗称黄头鸟,是常见的笼鸟,娇小可爱。但此鸟斗性甚烈,饲养者每以比斗取乐。此图用色直接丝丝而成,也属没骨法的范畴。↓↓↓

图文教程:常见鸣禽的画法

  14.大苇莺

  大苇莺多栖河边芦草丛中,常于芦苇顶端鸣叫。此鸟嘴形细弱,飞行甚速。画鸟如能熟悉各种鸟的生活习性,在配景时是很有帮助的。↓↓↓

图文教程:常见鸣禽的画法

  15.棕头梗

  要表现好鸟的运作和神态,须多多观察,揣摩领会,日积月累逐渐形成作者的直感心得,这就是所谓“深入生活”。丰富的“生活”加精熟的技法会使你画出有生命活力的艺术作品。↓↓↓

图文教程:常见鸣禽的画法

  16.蓝翡翠鸟

  翡翠鸟俗称鱼狗,体形较翠鸟大得多,古人常以翠鸟为鱼狗,其实它们是不同的二种鸟。翡翠鸟平时栖枝状似迟钝,但一旦发现鱼鳞食物,则能敏捷捕食,飞行径直而快速。↓↓↓

图文教程:常见鸣禽的画法 

延伸阅读:

标签:鸣禽 画法

上一篇:鸳鸯和紫藤的画法

下一篇:如何画好兰花?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