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历史、名家、欣赏和现状

   江苏省的苏州刺绣以它秀丽的图案、精湛的技艺驰名中外,而且还是馈赠国内外重要人物的主要礼品之一,被誉为“亚洲艺术之冠”、“东方明珠”。苏绣以它特有的魅力迎来一批批的客人。一、苏绣历史 苏绣是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地区所产绣品的总称,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上溯到春秋时期。这是苏绣中的代表作“双面绣”(停顿9秒)这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苏绣实物,是1956年在修缮虎丘塔的时候出土的,据考证是五代到北宋时期的绣品,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宋代,苏绣艺术已趋成熟;在明代,就有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之说;到了清代更是绣庄林立、绣姑伴人。(停3秒)明清以来,中国刺绣的发展呈现出模仿绘画的趋势,苏绣自不当言,许多苏绣高手就以刺绣来仿制历代的著名人物、山水、花鸟等作品,苏绣制品便形成了两大类:一为欣赏品;一为实用品。精美的苏绣佛像就是欣赏品中的经典之作。二、苏绣名家 要把苏绣的生命延伸下去,不成为古董,苏绣近代的大师,如沈寿、杨守玉先生,到现在的刺绣名家,一直没有放弃苏绣传统工艺,同时不断地探索、创新、变化,加进新的内容,以具备时代的气息。沈寿先生是中国近代刺绣家,她曾在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时,呈进了刺绣的《八仙上寿图》。当时使慈禧乐不可支,并亲书“福、寿”二字赐给沈寿夫妇。沈寿先生出国考察后,回国后创造了仿真绣,并将刺绣的《意大利皇后艾丽娜像》作为清政府赠送意大利的礼品,轰动了该过朝野,并获得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一等奖。 杨守玉先生是刺绣史上另一位大师,她自成一格,创造了乱针绣,给传统的绣法中增加了灵活多变的线条和丰富层叠的色彩,可以说给苏绣注入了新的生命,这种刺绣技艺的手法神秘意趣、变化无穷。  辛亥革命后,由于宫货订购中断,苏绣一度萧条。北京的广源绣庄则改向市场推销,仍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由于封建礼制的解除,富人、巨商竟以穿绣服为荣,军阀、官吏追求豪华以及蒙、满贵族的生活习惯需要,不久苏绣又逐步兴盛起来。据长期担任苏州刺绣同业公会的理事长介绍,1917年,苏州绣庄仅6户承绣商,城内有4户,城外镇上有22户;绣商32户;绣工有16300多人。绣品主要是民间装饰用品,营业额为215,000元左右。六年后,至1924年,营业额达43万元。1927年,营业额又增至86万元;绣商增到74户。抗日战争爆发后,苏绣的内外销路中断,营业额跌至322,500元。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军和美商在上海抢购绣品,致使绣品价格猛涨,营业额增至1,290,000多元。绣工增到3万多人,绣商增到155户。以后由于国民党重开内战,物价飞涨,人民苦难深重,苏绣也随之衰落。整个苏绣业处于风雨飘摇、百花凋零的悲凉境地。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诗意江南--好漂亮的苏绣图集欣赏

下一篇:苏绣的简单分类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