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择帖之三“方正一路”之三

  隶书的择帖之三“方正一路”之三

  刘秀军

  昨天写完隶书择帖之一,之二后。获得了数千书友的浏览和点赞,著名评论家薛元明兄特意嘱我谈的再透彻些,这样能让书友择帖时更加直观。今不揣拙陋介绍一下方正隶书一系的另类《爨宝子碑》。说它另类因为他的地位和书风有不同于其他方正隶书。在书风上他没有汉隶的约束而结体更加自由,有的字甚至可以用调皮来形容,《爨宝子碑》是隶是楷专家学者们也看法不尽相同,但他无疑是从隶书走向楷书的重要代表书体。这也许得益所处的时代和地域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爨氏长期统治云南,现存两块爨碑是最好的证明,《爨宝子碑》即是其一。他出土在远在边疆的云南,既没有中原一带汉隶书风的约束也不太受魏时隶书的影响,他的书写可以说是自由的,是有地域性的。另外他的刻工可以说也是自由的,方起方收的刻画不是能用毛笔可以书写出来的,这得益于后期的工匠加工。综上述《爨宝子碑》从地域影响到书写状态和刻工的发挥,造就了《爨宝子碑》的史学价值和艺术地位。其书法字体是隶书到楷书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和中原地区晚《爨宝子碑》94年的魏碑代表《始平公造像记》有共誉南北之势,但《爨宝子碑》更近于隶,而《始平公造像记》则更近于楷。被历代书家誉为神品。

隶书的择帖之三“方正一路”之三        

  爨宝子碑拓片

  《爨宝子碑》,全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立于东晋大亨四年(404年)。乾隆戊戌(公元1778年)出土于曲靖县城南70里的扬旗田。咸丰初年,因重修县志,首录碑文,有关人士认为有价值,才移至城内的武侯祠。今存曲靖第一中学,建碑亭保护。

  《爨宝子碑》与《爨龙颜碑》相比字数较少其碑也小俗称“《小爨”》碑,,碑身长方形,通高1.83米,宽0.68米,厚0.21米。碑首半圆形,碑额题“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5行15字。碑文400字,13行,每行7~30字。碑尾有题名13行,每行4字,均为正书。除最后一字缺损外,其余都清晰可辨。碑的主要内容是叙述《爨宝子》的生平、家世及其政绩,《爨宝子》是衅部族首领,世袭建宁郡太守。爨氏是汉末至唐代中期著名的“南中大姓”之一。建宁(今曲靖地区)、晋宁(今滇池地区)两郡,是爨氏管辖的中心地区。碑末的职官题名,记载了当时建宁太守的属官名称,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碑的左下方刻有清咸丰二年(1852年)七月南宁府邓尔恒题跋,记载了此碑的出土和流传情况。

隶书的择帖之三“方正一路”之三        

  爨宝子碑原石

  释文: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

  君讳宝子字宝子,建宁同乐人也。君少禀瑰伟之质,长挺高邈之操。通旷清恪,发自天然;冰洁简静,道兼行苇。淳粹之德,戎晋归仁。九皋唱于名响,束帛集于闺庭。抽簪俟驾,朝野咏歌。州主薄治中别驾,举秀才本郡太守。宁抚氓庶,物物得所。春秋廿三,寝疾丧官。莫不嗟痛,人百其躬。情恸发中,相与铭诔。休扬令终,永显勿剪。

延伸阅读:

标签:隶书 择帖

上一篇:书法就是这样练成的

下一篇:隶书的选帖之二“方正一路”之二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